Meta 在 2025 年 7 月宣布了一系列严厉打击非原创内容的措施,旨在提升平台内容质量,保护原创作者权益。这些措施主要针对那些重复使用或简单改编他人作品却未注明出处的内容。
以下是其主要措施和关键信息的汇总:
措施方面 | 具体内容 | 来源 |
---|---|---|
打击对象 | 反复使用他人文本、图片、影像且未清楚标示出处的账户;冒充知名内容创者的假账号;参与“垃圾行为或虚假参与”的账户 | |
内容分发限制 | 减少非原创内容的分发量;降低违规账户评论的可见性;限制其在推荐系统中的曝光率(如“推荐内容流”、“Reels”短视频、“浏览”页面) | |
盈利权限限制 | 违规账户将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访问Facebook盈利计划(如广告分润、奖金计划);严重违规者将失去品牌合作等变现渠道 | |
技术手段与标识优化 | 通过AI技术与人工审核结合识别非原创内容;测试新的来源归属机制(如系统在重制或转载的影片下方加注原创连结);引导观众回溯至原始创作来源 | |
对AI生成内容的规范 | 鼓励创作者进行“真实的故事叙述”,而非简单拼凑剪辑;减少使用未经编辑的自动AI字幕;警告创作者不要重复使用来自其他应用程序或来源的内容 | |
已采取的清理行动 | 移除超过1000万个冒充知名内容创作者的假账号;对50万个参与“垃圾行为或虚假参与”的账户采取制裁行动;2025年1月至3月期间对10亿个假账号采取了行动 |
哪些行为不会受罚
Meta 明确表示,这些措施并非针对所有二次创作。以下这些伴随着创造性解释和互动的再使用行为通常不会被惩罚12:
制作反应视频:对原有内容进行点评、吐槽或分享观点。
加入流行趋势或热点话题的讨论: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演绎。
进行实质性再创作:如添加评论、背景分析、文化反思或教育性改编,这类“有增值”的二次内容可能被视为原创6。
给创作者的启示
Meta 的这些举措传递出清晰的信号:平台将持续优化内容生态,优先扶持高质量、原创性内容。对于创作者而言:
专注原创:积极创作具有个人特色和真实故事叙述的原创内容。
合规改编:如果使用他人作品,应进行充分的创造性加工,并明确标注出处。
关注官方信息:通过 Facebook 的专业仪表板关注内容表现和平台政策更新10。
总的来说,Meta 正通过技术识别、分发限制、盈利门槛调整及来源标注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力图遏制非原创内容的泛滥,引导平台内容向更健康、更尊重原创的方向发展。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你更好地了解 Meta 的新政策。如果你是一名创作者,最好仔细阅读一下官方指南,确保自己的内容创作符合规定。